每周五看看7天内全球汽车圈里的它们都在做什么!
《中国智能交通产业生态发展战略研究》发布
4月16日,国研经济研究院、百度、中国经济时报联合发布了《中国智能交通产业生态发展战略研究》报告。其预计,得益于5G、自动驾驶、车路协同等技术,我国智能交通将进入大规模商业化阶段。到2035年,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居于汽车生产销售主导地位,以车路协同为基础的高水平自动驾驶服务基本普及,大城市交通拥堵得以根本缓解等。
点评:智能网联、自动驾驶、新能源汽车等,都将成为智能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丰田9大工厂5月停产
4月18日,丰田宣布,5月其位于日本本土的数家工厂将停产数日,原因是“疫情扩散等导致零部件供应不足”。此次停产涉及9家工厂10条生产线,将影响卡罗拉、C-HR、RAV4以及雷克萨斯LS、IS、RC、NX、CT、UX等车型,停产时间为1~6日不等。基于此,丰田5月全球产量将跌至75万辆,其中日本本土20万辆,海外55万辆。
点评:在全球化的当下,地震、疫情、芯片短缺、俄乌冲突等对供应链的冲击,使得大量车企生产处于不稳定状态。
工信部:新能源汽车突破千万辆大关,建立供应链企业“白名单”
4月19日,工信部新闻发言人、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罗俊杰指出,我国新能源汽车已累计推广1033万辆,突破了一千万辆的大关。接下来,要完善新一轮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,启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城市试点。尽快研究明确车购税优惠延续等支持政策,优化“双积分”管理办法。继续实施汽车芯片攻坚行动,推进龙头企业强链补链。建立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企业“白名单”制度。
点评:经过多年努力,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了积极成效。
BBA电动产品密集首发
4月19日,奥迪urbansphere概念车全球首发,它是迄今为止奥迪概念车中尺寸最大的车型,配备L4级自动驾驶功能。同日,梅赛德斯-EQ旗下首款大型豪华SUV——全新EQS纯电SUV也迎来全球首发,它是奔驰EVA纯电平台下诞生的第三款车型。4月20日,全新宝马7系迎来全球首发,作为其纯电动版本的创新宝马i7也同时亮相。
点评:一系列重磅车型的首发,显示出BBA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志在必得。
国轩高科与吉利商用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
4月20日,国轩高科官微发布消息称,近日,国轩高科全资子公司——合肥国轩与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,合肥国轩将在2022年至2024年为后者供应动力电池产品,预估总量为12.6万套,包含微面、轻卡、增程三大品类。
点评:这笔电池大单,为谋求规模扩张的国轩高科提供了重要机遇。
宁德时代市值跌破万亿,净利润高达159亿元
4月20日,宁德时代市值跌破万亿,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。当日收盘,宁德时代总市值为9487亿元,首次跌破1万亿元。事实上,自去年12月3日宁德时代股价达到687元的历史高位后,便一路下滑至今,股价跌幅已逾40%。不过,其业绩还不错,4月21日发布的财报显示,其2021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59亿元,同比增长185%。
点评:宁德时代的下跌,不只是自身的问题,今年以来,国内股市新能源板块普遍进入下行趋势。
商务部:扩大二手车流通,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
4月21日,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,商务部将多措并举促进消费持续恢复。鼓励汽车、家电等大宗消费,深化汽车流通领域的改革,扩大二手车流通,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,鼓励地方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。
点评:在疫情冲击经济的大背景下,汽车成为促消费的重点。
中消协:2021年受理汽车类投诉4万余件
4月22日,中国消费者协会在京发布《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年度报告(2021)》,其指出,2021年间,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汽车及零部件类投诉4万余件,较2020年上涨近20%。主要分为四大类:汽车质量问题,例如熄火、漏油等;新能源智能汽车消费纠纷新发问题多且难维权,例如特斯拉“车顶维权”;二手车销售信息与实际不符,交易后汽车出现质量问题;明码标价之外加价才能提车成“潜规则”。
点评:随着新能源汽车规模不断扩大,相关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。
版权声明:本站注明来源内容均为转载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请注明出处,否则视为侵权。
上一篇:返回列表